各位网友好,小编关注的话题,就是关于居民消费价格涨0.4%的问题,为大家整理了4个问题居民消费价格涨0.4%的解答内容来自网络整理。
我活了快四十岁,以我的经验物价上涨后会略微回调,但总得趋势是上涨,只能说涨的快与慢而已,涨的最慢的我估计只有农民生产的粮食了!上涨其实就是所谓的通货膨胀,问题是越膨胀老百姓越倒霉,通胀系数越高证明从普通人兜里拿走的越多。
2018年12月份CPI同比涨幅1.9%,涨幅比上月回落0.3个百分点,为7月以来首次回落至“1时代”。不过如果看全年的趋势的话,2018年全年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上涨2.1%,这也是时隔4年后,CPI首次涨幅超过2%。
12月的CPI涨幅回落,一方面受到季节因素的影响(毕竟此时离春节尚有一段时间,又没有别的重大节日,消费需求处于全年的低点,物价上涨压力也比较小),另一方面是油价下跌因素的影响。
考虑到12月CPI涨幅下滑,油价下跌是重要因素,而燃油又国民经济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此次CPI涨幅的下滑,应该有助于降低居民生活成本,同时也有助于促进消费。
2018年CPI全年的指标达到2.1 ,为四年新高。十二月份CPI指标却只有1.9,为当前经济蒙上了阴影,指标是就此走入下行通道,还是年末塌尾还有待观察。
CPI会反应经济的波动情况,一般会滞后经济发展态势两个季度左右,十二月份的指标数据,究竟是个例还是会形成止升回跌,央行的货币政策反应最为积极,准备金率率先大幅调低,打响了保卫实体经济的第一枪。央行如此主动做为的主因还是现金为王的心里预期下,指标下行会抑制消费和投资,人民币保值也会拉升居民储蓄意愿,房地产与股市双双陷入低迷,实体经济也会感到寒冷!
市场流动性趋紧,主因还是外汇占款的大幅缩水所致。美联储缩表以来,美元强势,以美元计价的所有资产都陆续进入下行通道。美元收紧全球流动性使诸多经济体货币承压,人民币也不例外,半年近一万亿美元外储的流失在央行的强力干预下已明显止血。但相对应人民币的七万亿对冲,对习惯了大水漫灌的银行其实是开始过紧日子的信号。央行的定向降准最终有多少会流入小微行业还不确定,但cpi并非是实体经济走向的影响因素却可以肯定,指标只是单纯的反应实体经济的预期走向而已。只有维持适当的高位,才能最大的激发消费和投资意愿,实体经济才会向好而生。因此Cpi的最大意义永远是货币政策联动的参考依据!
以下言论仅为个人观点,不做任何投资建议。
应该说CPI下滑表明了通货趋紧,居民消费意愿下降,购买力下降。随着指数的走低,由于资本泡沫化带来的通货膨胀压力得到了一定的抑制。直接的影响将是物价上涨趋势减弱,货币流动性降低,经济下行压力出现。
而在此过程中,由于社会银根的紧缩,消费意愿的下降,对实体企业的再投资和生产都会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而随着流动性趋缓,企业营销不畅,企业贷款意愿降低。大量的资金被闲置,从而出现资产荒的现象。
虽然如此,我们看到新年伊始,央行便向市场释放了一个强有力的信号,便是降准,这无形中为市场注入了很高质量的流动性资金。在某种程度上来说,这会使得流动性紧缩的情况的到有效缓解。
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是一个反映居民家庭一般所购买的消费商品和服务价格水平变动情况的宏观经济指标。它是度量一组代表性消费商品及服务项目的价格水平随时间而变动的相对数,是用来反映居民家庭购买消费商品及服务的价格水平的变动情况。
在日常经济生活中,大体来说CPI有三个用途,一是测量通货膨胀之用,如果CPI在一段时期内连续高幅度上涨,就可以说发生了严重通货膨胀;二是用于国民经济核算,比如核算城市运输业价值量时要扣除物价上涨因素,从而得到城市运输业实际成果的变化情况;三是作为利益关系方的利益调整参照系数,比如在一些西方国家中作为劳资双方工资调整的依据。
央行降准,最形象的比喻是:水涨船高。
老百姓最关心的问题是:衣食住行。
1.衣方面。现在电商平台下沉二三线城市,物流体系也较完善,不追求品牌的产品,质优价廉的产品是可以较容易得到满足的。降准对衣的影响不会太大。
2.食方面。可以关注CPI,即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往年的经验,蔬菜大蒜生姜煮肉等价格适逢春节期间涨价,加上此次释放流动性,会否有热钱短炒。
3.住方面。前几年房价高涨后,面临了严酷调控政策,房价降温趋稳,部分城市土拍不再火热,也有部分城市试图松绑限购。降准后,可关注新年土拍情况,判断资金是否有进入的趋势。另一方面,是房贷利率,降准,让商业银行有更多流动性用于贷款,近一年来伴随调控的是房贷利率上浮。降准后,可以看商业银行利率走势。
4.行方面。对于国内行,不会有太大影响。对于出国旅游留学工作,则会遇到汇率问题。降准后,货币供应增大,利率有下行压力,国际资金流出,汇率看跌。
降准是整体经济情况的宏观把控,政策效果是稳定和发展。
降准,意思是降低存款准备金。
为保障商业银行的存款安全,避免过度放贷等等,商用银行需要放一部分准备金到中央银行,这就是存款准备金。
存款准备金又分为法定存款准备金和超额存款准备金。
央行降准降的是法定存款准备金。
影响几何呢?
商业银行放在中央银行的存款减少了,就有更多的资金用于放贷。注入金融体系的资金变多了,很多人就形象地称之为“放水”。
如果你想要更深层的理解商业银行的资金到实体经济中去如何变化,如何放大,建议搜一下货币乘数。
简单来说,货币乘数,是指到了商业银行手里的钱,到了实体中去会变多很多。
所以降低1%的存款准备金率,据推测能够“放水”1.5个亿。
钱多了,如果对钱的需求没有变化,钱就会变得更“便宜”,更专业的表述,即利率会下降,企业的、居民的、政府的融资成本都会下降。
但是,也有理论认为,需求不变的情况下,放水会造成产能过剩。
因时施策,目前,PMI跌破50的情况下,又到了年底,资金紧张的时候,适度放水能够缓和经济压力。但更关键的在于,把水要放到民营企业、小微企业上去。
到此,大家对居民消费价格涨0.4%的解答时否满意,希望居民消费价格涨0.4%的4解答对大家有用,如内容不符合请联系小编修改。